环境催化工程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废水处理工程研究组
中科催化新技术(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催化新技术(大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注册资本4.24亿元,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是面向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催化新材料等优势领域,集研发、生产、工艺包及催化剂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催化学报
《催化学报》(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能源、环境、有机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电催化、表面化学、催化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催化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我国催化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催化学科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江苏爱尔沃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爱尔沃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江苏爱尔沃特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坐落于“五省通衢,两汉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公司注册资本12000万元,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工程施工、安装、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承接原水处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烟气脱硫脱硝、噪音处理等设备装置生产及工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水处理药剂销售。近年来,公司在焦炉烟气脱硝、脱硫技术工艺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领先于同行业,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江苏爱尔沃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建筑业环保工程承包一级资格证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专项乙级设计资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GB/T28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公司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专利“一种除尘设备”一项,同时成为国家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境报授予的“环境保护诚信企业”、徐州市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2015年承建的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3#焦炉(65万吨/年)烟气低温脱硝工业示范项目建设。成为全国焦化行业首套焦炉烟气低温脱硝工业示范点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认证的示范点,至今运行状况良好。2017年12月承接的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日处理9600吨生化水及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2018年12月系统调试运行稳定,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公司在2018年3月承建的中天钢铁集团公司国内首套550m2烧结机烟气SCR脱硝工程于2018年10月19日系统运行一次成功,满足超低排放各项要求。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人,工程师8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8人、本科60人。公司是“中国科学研究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四川大学环境研究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长期教研合作单位,也是“中国矿业大学工程教育基地”、“徐州工程学院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公司部门齐全,管理水平一流,能适应环保科研和技术服务市场发展要求。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内网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大连化物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共规划筹建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
中科榆林能源技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中科榆林能源技术运营公司由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
合成微生物学研究组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是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负责协助院党组领导和指导中国科学院在辽宁省和山东省的研究所有关工作,是连接院机关和研究所的桥梁纽带,区域科技管理和服务的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大连化物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共规划筹建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